close
嬰幼兒吸收知識訊息的方式與成人不同,他們不需要經過分析、判斷、理解的過程,就能把一切訊息整理成一種模式,完整地深印在腦海中,這種吸收資訊的魔術般的本能,遠非成人所能比擬。特別在三歲以前,嬰幼兒的獨立意志尚未發展出來,父母應採取強迫性的教育方式,主動地把一些”對的”、”好的”事物,反覆地刺激嬰幼兒,使期腦細胞的神經元迅增加,發育成優秀的頭腦。至於三歲以後,幼兒已有獨立的意志,這時教導他們,就應以遊戲教學,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方式為主

爬行與語言發達的關係
   兒童的發達過程有一定的程序,若沒有按照這程序成長,就會導致日後身心方面出現障礙。嬰兒誕生到週歲的發育需要以下四個過程。
肢體發展 生長時間 腦部發育概念
躺在床上只會動手腳 到生後三個月 脊椎上的延椎之發育期
匍匐前進 到生後六個月 在更上面的腦橋之發育期
用四肢在地上爬行 到生後十個月 又在更上面的中腦之發育期
順著扶手的地方走路 到生後一年 最上面的大腦皮質之發育期

嬰兒爬行六大重要
  1. 寶寶爬行時因頸部的肌肉運動最多,對視覺焦距的形成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  2. 視覺焦距成熟以後將影響寶寶成長後的注意力、集中力和閱讀的能力。『有助於將來眼球的靈活度』
  3. 寶寶在爬行可加強手腕、肩膀的力量『大肌肉的發展-將來有助於運動及自我形象的認知』,將來寫字時手臂的穩定定才夠。
  4. 寶寶多爬行可增加頸部、軀幹及腰部的力量。『將來上課時不致於垂頭、托腮,走路時不致於彎腰駝背』
  5. 寶寶多爬行在沙發、桌椅間,爬上、爬下,可加強腿部的力量,為日後走路奠定良好的基礎。『有助於視覺空間及距離的判斷』
  6. 爬行多的寶寶有助於語言的發展,爬行少的寶寶,因為腦幹刺激不夠、語言中樞神經刺激少,影響寶寶的語言發展,可能到五、六歲還不太會說話,或者臭齡呆。

   如果父母親省略了嬰兒爬行的這一個過程,而提早教育嬰兒學走路,或坐在步行器裡沒有爬行,直到走路,這樣就沒有讓中腦有充分的發育,而直接跳到大腦皮質的發育期,如此一來,由於中腦發育不成熟就會引起許多問題。有許多孩子到五、六歲時還不太會說話,就是由於在嬰兒期很少有機會爬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umi 麻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