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歲以下幼兒 8成曾罹中耳炎
發燒摳耳宜就醫 可打疫苗預防
2011年 09月19日
中耳炎是小兒常見疾病,感染科主任盧英仁表示,6歲以下幼童因耳咽管較成人短且水平,感冒、擤鼻涕或大哭時易讓病菌或鼻咽分泌物倒流至中耳,使中耳感染發炎,據研究指出,台灣3歲以下幼兒至少8成曾得過1次中耳炎,而中耳炎症狀似感冒,家長若沒注意及早治療,使發炎擴散、傷及內耳,嚴重可能造成永久性聽力受損。
報導╱張佩玉、張雅淳 攝影╱楊明龍
感冒是引發中耳炎的主要原因,盧英仁主任指出,引發中耳炎的病菌有肺炎鏈球菌、噬血桿菌等,台灣5歲以下幼童約2~3成鼻咽部有肺炎鏈球菌寄生,感冒、免疫力降低時,病菌易經耳咽管進入中耳導致發炎。
呼吸道過敏或常平躺喝奶的小孩,也會因鼻咽分泌物、奶水等液體倒流堆積在中耳而誘發中耳炎,除用抗生素治療,也可施打具預防作用的肺炎鏈球菌疫苗,據國外研究指出,此疫苗針對引發中耳炎的任何病菌,能降低33.6%發生率。
先了解
過敏兒較易罹患
易受塵蟎、溫度變化等外界刺激引發呼吸道過敏的幼兒,耳咽管常會因過敏而腫脹,使耳咽管排除鼻咽分泌物等液體的功能不佳,易讓細菌、病毒滋生,提高罹患中耳炎的機率。

居家環境重清潔
塵蟎是台灣主要過敏原,過敏兒家庭勿用厚重地毯、窗簾,少讓小孩接觸易生塵蟎的絨毛玩具,床單、枕頭套每2周清洗、更換1次,用空氣清淨機或除濕機,室內濕度控制在55%以下,抑制塵蟎生長。

施打疫苗助預防
中耳炎一般以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治療,療程約7~10天,5歲以下幼童可施打預防中耳炎的肺炎鏈球菌疫苗,需自費,1劑約2600元,2歲以上打1劑,1~2歲打2劑,1歲以下打3~4劑,每劑約隔1~2個月。
應注意
醫師說
均衡飲食加運動
感染科主任 盧英仁
幼兒滿1歲半後可咀嚼食物,宜均衡攝取奶、蛋、魚、肉及蔬果等營養,並適度運動如到公園玩或走動,有助提升免疫力,減少病菌感染機會。